暖身 vs. 上路
這學期老三也開始去兩個半天的學校後,除了期許自己探索我的下一步,我開始有意識地計畫星期三早上的空檔要「規律跑步」,沒想到焦慮也隨之而來,可能是因為潛意識裡追求完美又固執的我,沒有注意到我期望自己『常常』、『規律』跑步,卻沒有明確和自己對話,定義我期望的是『每天』、『每個星期』還是其他標準?這樣的模糊造成我的焦慮,因為我『不可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我註定要『失敗』,註定要感到『自我價值低落』。
在跟我的人生教練Marcie的對談中,我了解到我把『每天追求進步感』和『自我價值』綁在一起了。她試圖引導我重新建構「有意識的結構」(包含:事實、想法、情緒、行為與結果)。例如:事實是我沒有每個星期三去跑步;想法是即使沒有去跑步,我仍照顧到自己的需求。運動的話,我可以趁小孩睡覺或是自己玩的時候做瑜珈或是飯後到附近走走或是週末找時間去跑步,我想要追求『順流』的生活;情緒是自然舒服,如果覺察到自己的焦慮,試著陪伴自己;行為是盡量活動,試著把跑步排進星期三早上沒有小孩的空檔,真的不行也放過自己,試試其他提案;結果是告訴自己我每天盡力,或許這樣的存在就是有價值有意義。
前兩次出門跑步的時候,因為好不容易有母職的空檔,我急著跑出門,雖是慢跑,卻在啟程沒多久後感到上腹疼痛,固執又追求完美的我不肯停下來,很「有毅力」但「痛苦地」繞綠湖一圈跑完4.5公里。第一次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吃完午餐不久,第二次我想應該是我哪裡需要調整了,我開始找資料,沒想到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我沒有暖身呀!我對自己喊話,記得嗎?柯涵容!小時候爸爸帶我們去跑步的時候,提醒我們一定要暖身。
第三次我就「強迫」自己暖身,在暖身的短短十分鐘中,我聽到自己矛盾的內心聲音,『好了沒呀?可以跑了吧?好無聊喔!』『記得嗎?前兩次的腹痛可能是因為沒有暖身喔,要有耐心,按部就班。』好不容易暖身好了,一路我都在觀察自己的上腹部,跑了一半了,還覺得很舒服,也有餘力開始觀察也在走路、跑步、遛狗、遛小孩的人群,觀察動物、植物,開始輕鬆地自己笑了,繼續往前跑,雖然有點累了但還是很舒服。原來,暖身是這麼地簡單但重要。
沈澱了一些思緒,原來每天固執追求進步感的我,忘記了「暖身」也是過程的一環,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邁入母職第九年的我,沒有停滯不前,我在為著下一個階段暖身,我也在引導我的孩子們為他們的人生暖身,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獻給每個互相支持的你我。